第一千零二章_唐奇谭
xp小说网 > 唐奇谭 > 第一千零二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千零二章

  金山,后世又称阿尔泰山,其实是蒙古高原与天山以北之间,一大片相当广袤的山脉统称;自东南向西北绵延两千多公里,横跨中俄哈蒙四国境内;因为其山中自古以来就出产黄金等矿藏而得名。

  更有诸多冰峰融雪形成的银水曳失河,也是中国唯一一条由南向北的倒流河,环绕金山山脉而过,最终流入西伯利亚深处的北冰洋;由此造就周边水草丰茂、山林丛密的大环境。

  其中兼具了雪线冰川、高山湖泊、深峡裂谷、台地丘陵、河谷平原、低地草甸,戈壁荒摊、沙地绿洲等等多种复杂纷呈的地貌,也让来自西面准葛尔盆地的沙海,东面荒凉的山地戈壁也止步于此。

  所谓的金山银水,也滋养和繁育了历朝历代,崛起于草原、西域之间的众多游牧民族。以其中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物产出,成为支撑起强横一时的历代草原游牧政权,或是一方霸主的重要一环;

  直到大唐的乾元、泰兴年间,身为穿越者前辈的梁公,以一己之力扭转了,草原民族生生不息、旋起旋灭的惯性;而用一系列建立在各条河流流域的堡垒和屯垦、贸易据点,将其逐步割裂、封锁。

  又大肆分封功臣将士于塞外,在各处池泊、水草地筑城定居;最终驯化了其中大部分游牧帐落,而将其变成相对稳定的半定居半游牧,专门蓄养牛马羊驼等牲畜,并世代提供皮毛骨肉制品的职业。

  又击败和屠戮了剩下其他桀骜难驯的部落,以诸侯定期北狩的义务,将残余的抵抗势力,赶到了更加荒凉、苦寒的极北之地;乃至是终年冰封的冻土雪原,高寒的针叶林中;才得以苟延残喘下来。

  因此,作为重要的夏营和过冬地的金山周边,也自然不会例外的;大唐朝廷在此相继设立了玄池、乌盖、拔山、五个州;除了直接管民和提供贸易的城邑外,又分辖十几个藩家;但金山范围太大。

  可以说,哪怕经过上百年的经营和拓殖,除了沿着外围地区和部分山口要冲,所建立起来的堡垒和城寨、哨垒,以及部分山脉北麓的诸矿监之外,大唐朝廷和诸侯外藩的势力也未尝过于深入其间。

  事实上,就算后世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中国,除了例行的大地卫星遥感和测绘之外,在国境线部分的阿尔泰山深处,依旧还有好些未曾勘测的处女地。也是为数不多未曾探索完成的自然宝库之一。

  因此,金山也成为历代西域那些流亡的叛逆和反乱势力,不服王化的草原藩部;横行不法的罪人与逃犯,乃至官军围剿的流窜寇盗天然庇护所。其中一些彻底消亡在群山中,或是因此退化成野人。

  但也有一些顽强的扎根下来,建立了世代生息的据点与聚落;乃至最终形成了横行、奔窜于大漠、草原之间的贼寇源头“万里沙”。当然了,现如今的江畋看来,这其中似乎别有内情和历史渊源。

  要知道,相对于周边丰饶的平原河谷、草甸丘陵地带;金山山脉中虽然号称物产丰饶,但同样蛮荒不化而环境险恶;能够维持的人口和畜马相对有限;通常情况下只会在残酷内卷中保持动态平衡。

  因此,万里沙是哪里来那么多资源;用以整合和驱使周边流窜的群盗?又是如何保持足够的武力,以为长期的震慑这些,长期不事生产以劫掠为业,同时散漫桀骜,相互争杀、冲突不断的盗团呢?

  最初江畋本以为,“万里沙”只是一个诸侯藩家之间明争暗斗,所借助的名头而已;或又是某些地方势力用来干脏活的工具?但随着揭出的内幕越来越深,甚至牵扯到强力的藩家和都护府的中高层。

  事情的性质就变得完全不一样。因为,在任何离谱的现象背后,往往都有更加离谱的事实和例证;虽然,已经被查获的几位八方使者,最多就见过金山深处的密营中,日常出面主事的星尊和月尊。

  然而根据现有掌握的线索和消息渠道来看;此辈不但拥有众多的资源补充和影响、执行力,盘根错节的消息网络,甚至在金山深处建造了数十处据点营地,还专门维持了一支足以对抗官府的武装。

  甚至还有某些超常力量,或是绝顶高手存在的痕迹;乃至是专门蓄养的刺客和死士团体。那么问题就来了?作为群盗幕后的领头人和指使者,长期以“万里沙”之名,维持这股力量的目的何在?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xpofx.com。xp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xpofx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